返回 健康366

蚊子总咬你?不是因为血甜,而是你身上有这 3 个 “信号”

2025-10-27
       每到夏秋季节,总有一群人沦为蚊子的 “偏爱对象”,身边人安然无恙,自己却被咬得满腿红包。民间常说 “蚊子爱叮血甜的人”,但科学早已戳破这个误区 —— 蚊子根本没有 “尝味” 能力,它们锁定目标全靠感知人体散发的特殊 “信号”。真正让你成为蚊虫 “重点关照对象” 的,其实是这三个藏在你身上的 “邀请函”。
       第一个信号是二氧化碳浓度。蚊子的触角上有专门感知二氧化碳的 “化学感受器”,能捕捉到 50 米外的二氧化碳气流。呼吸频率快、二氧化碳排放量高的人群,会成为蚊子优先锁定的目标。比如运动后的人,身体代谢加快,每分钟呼出的二氧化碳比安静时多 3-5 倍,相当于在空气中画了一条 “导航线”;孕妇因孕期代谢旺盛,二氧化碳排放量比普通女性高 20%,也更容易被蚊子追踪;儿童的呼吸频率本身比成人快,自然也在蚊虫的 “高频关注名单” 上。
       第二个信号是体表温度与汗液。蚊子是典型的 “嗜热昆虫”,对温度变化极其敏感,而人体出汗时,汗液中的乳酸、氨、尿酸等化学物质会随体温升高而挥发,成为吸引蚊子的 “诱饵”。喜欢出汗的人,尤其是汗腺发达的男性和青少年,体表汗液蒸发形成的 “化学气场”,会让蚊子在人群中一眼锁定;久坐不动、衣物不透气的人,体表温度持续偏高,也会成为蚊虫的 “温暖落脚点”。有趣的是,蚊子对汗液中的乳酸格外 “钟情”,这也是为什么运动后及时洗澡,能大幅减少蚊虫叮咬的原因。
       第三个信号是皮肤表面的细菌群落。每个人的皮肤表面都生活着独特的细菌群,这些细菌分解皮脂、汗液时会产生挥发性有机物,形成每个人独有的 “气味指纹”。研究发现,皮肤表面细菌种类丰富、数量较多的人,更容易吸引蚊子。比如平时不注意皮肤清洁的人,细菌在体表大量繁殖,产生的异味会成为蚊子的 “向导”;而经常使用抗菌皂清洁、皮肤细菌数量较少的人,被蚊子叮咬的概率会显著降低。
       了解了蚊子锁定目标的三个 “信号”,我们就能针对性地做好防蚊措施:运动后及时洗澡,减少汗液和乳酸残留;在蚊虫密集的环境中,尽量穿长袖衣物、使用含有避蚊胺的驱蚊产品,阻断蚊子的感知;保持室内通风干燥,定期清洁环境,减少蚊虫滋生。摆脱 “蚊子偏爱” 的困扰,从读懂身体发出的这些 “信号” 开始。

最新文章

早上起床浑身沉?教你4个「家庭祛湿法」,不用吃药,7天就能轻松排湿

健康

 

阅读13208

熬夜后脸黄爆痘?3 个「急救方」帮你把气血补回来,比敷 10 片面膜还管用!

健康

 

阅读12554

放下手机,拥抱当下:“数字排毒” 正当时

健康

 

阅读18211

大脑也需要健身:五个习惯让你越活越聪明

健康

 

阅读13850

温度决定健康:中医教你温暖过一生

健康

 

阅读19743

晋ICP备2024051271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