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健康366

75 岁以上老人服用他汀需坚持 “个体化” 原则

2025-08-01
       当然对于 75 岁以上的老年人,在没有心血管疾病的情况下,虽然多数情况下可以考虑服用他汀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,但情况也总有例外。他汀类药物作为降低血脂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药,在老年人群体中应用广泛,但其在高龄老人中的使用需要更加个体化的评估,不能简单套用常规用药标准。
       从医学研究来看,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,能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,进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,对于预防心肌梗死、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有明确作用。因此,对于 75 岁以上身体状况较好、预期寿命较长且存在高血脂、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老年人,在医生评估后服用他汀确实能带来一定的健康益处。这类老人通常脏器功能相对完好,能够耐受药物的潜在副作用,长期用药的获益大于风险。
       然而,并非所有 75 岁以上老人都适合服用他汀。身体极度虚弱的老人便是例外之一。随着年龄增长,部分高龄老人可能因慢性疾病、营养不良等原因导致身体机能严重衰退,出现明显的肌肉萎缩、活动能力下降等情况。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加重肌肉损伤风险,引发肌痛、肌无力甚至横纹肌溶解症,对于本就虚弱的老人来说,这种副作用可能进一步降低生活质量,甚至增加跌倒、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。此时强行用药,反而可能得不偿失。
       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老人也需格外谨慎。他汀类药物主要通过肝脏代谢、肾脏排泄,高龄老人的肝肾功能本就存在不同程度的减退,若本身已有肝酶升高、肾功能不全等问题,服用他汀可能加重脏器负担,导致肝肾功能进一步恶化。临床中曾出现过高龄老人因未评估肾功能而服用他汀,最终引发肾功能衰竭的案例,这提醒我们必须重视药物对脏器的影响。
       同时,正在服用多种药物的老人也可能成为例外情况。高龄老人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疾病,需要同时服用降压药、降糖药、抗凝药等多种药物。他汀类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,影响药效或增加副作用风险。例如,他汀与某些抗生素、抗真菌药合用可能升高血药浓度,增加肌肉和肝脏损伤的可能性。因此,对于联合用药较多的老人,需由医生全面梳理用药清单,评估药物相互作用风险后再决定是否使用他汀。
       总之,75 岁以上老人服用他汀需坚持 “个体化” 原则,在充分评估身体状况、脏器功能、合并疾病及用药情况后,权衡利弊做出决策。既不能因担心副作用而盲目拒绝可能带来的获益,也不能忽视高龄老人的特殊性而随意用药,唯有精准评估、动态监测,才能让药物真正为高龄老人的健康保驾护航。

最新文章

不同人群晒背时需注意调整方式

健康

 

阅读18570

中伏天的饮食要紧扣 “热食散寒” 的核心

健康

 

阅读16280

中伏天降温的核心在于 “温和调节”,而非追求极致的凉爽

健康

 

阅读10567

看似不起眼的凉凳,实则暗藏健康风险

健康

 

阅读10068

75 岁以上老人服用他汀需坚持 “个体化” 原则

健康

 

阅读16065

晋ICP备2024051271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