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空调房里叹清凉,转身喷嚏流鼻涕”,这句俗语道尽了中伏天降温的一大禁忌 —— 最忌 “猛吹” 空调。中伏时节高温难耐,空调成了人们躲避酷暑的 “救命稻草”,但很多人从烈日炎炎的户外冲进空调房,便迫不及待地对着冷风直吹,殊不知此时身体正处于毛孔张开的状态,寒气会像小偷一样趁机入侵,给健康带来隐患。
中伏天的高温让人体长时间处于散热状态,全身毛孔舒张,汗液不断分泌以调节体温。当人们从 35℃以上的户外突然进入温度骤降的空调房,温差往往可达 10℃以上,身体来不及适应这种剧烈变化。此时若对着空调出风口直吹,强劲的冷风会直接刺激皮肤和黏膜,导致毛孔快速收缩,汗液排泄受阻,而原本舒张的毛孔来不及闭合,寒气便顺着毛孔侵入体内,引发一系列不适。轻则出现喷嚏、流鼻涕、鼻塞等类似感冒的症状,重则可能导致关节酸痛、头痛头晕,甚至诱发旧疾。
对于不同人群,“猛吹” 空调的危害各有侧重。年轻人仗着身体底子好,常常把空调温度调得过低,甚至穿着短袖短裤在空调房里久坐。久而久之,颈部、腰部、膝关节等部位容易受到寒气侵袭,出现脖子僵硬、腰痛、关节隐痛等问题,这便是 “空调病” 的典型表现。有不少上班族反馈,在空调房里工作一天后,傍晚便会感到肩颈酸痛,转动脖子时还会发出响声,这正是寒气淤积在肌肉关节的后果。

老人和儿童的身体调节能力较弱,更经不起空调冷风的 “猛吹”。老年人的血管弹性下降,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降低,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中,容易导致血压波动,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风险。而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,“猛吹” 空调可能引发发热、咳嗽等症状,还可能因腹部受凉导致腹泻、呕吐,影响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。
除了直接吹冷风,空调房里的干燥环境与室外的高湿形成反差,也会对健康造成影响。寒气与湿气在体内交织,容易损伤脾胃功能,导致食欲下降、消化不良。中医认为 “湿邪困脾”,中伏本就湿气偏重,再加上空调带来的寒邪,会加重身体的湿寒症状,让人感到乏力、困倦、舌苔厚腻,即使待在凉爽的环境里也提不起精神。

想要在中伏天健康用空调,避免 “猛吹” 是关键。首先,空调温度不宜调得过低,建议设置在 26-28℃,与室外温差不超过 8℃,这样既能达到降温效果,又能减少身体负担。其次,进入空调房后不要立刻对着风口直吹,可先在门口适应几分钟,让身体逐渐过渡到低温环境,也可调整空调出风口方向,避免冷风直接吹向头部、颈部和关节部位。